top of page

【認清史實——根本無中國】

已更新:2021年8月1日




「中國」呢個詞語其實係有好多唔同意義嘅歧義語辭(Ambiguous Expression),即係喺唔同語境有唔同意思。共產黨一直利用「中國」一詞多義去誤導、蒙混,造成似是而非嘅效果去「概念混淆」。如果去違反辭義咁用「中國」,或者係根本唔存在解釋咁用「中國」,去造成溝通同思考混亂,係屬於「概念扭曲」。而喺《基本法》序言、關於香港嘅聯合國決議同香港歷史教科書都可以見到呢種「概念混淆」同「概念扭曲」。

「中國」呢個詞語最初並唔係國號嚟,只係漢語入面對華夏族建立嘅國家嘅稱呼,而隔離嘅國家或者部落會根據位置叫做東夷、南蠻、西戎及北狄。根本呢個說法,「中國」係有佢嘅方位同國家意義,而「中原」就有呢個相似意義,但比起「支那」所指嘅地域細。而喺呢個意義下嘅「中國」,係有「方位意義嘅中國」。

「China」並唔係華夏語言,是指華夏族以外大約位於今日越南以北、天山以東、蒙古以南及日本以西嘅無明確邊界的東亞地區,佢嘅漢語譯音係「支那」。當然,地域名係同國家有關係嘅,例如People’s Republic of China同Republic of China其實係指位置喺名為China嘅地域上所建立嘅國家,或者好似Republic of Singapore咁,係指一個喺叫做Singapore嘅地方所建立嘅國家。喺呢個意義下嘅「中國」,應該叫做「地域意義嘅中國」。

「中華」應該理解為一個有方位性同種族性意義嘅詞語,係講緊聚居喺中原地區嘅華夏部族。在漢帝國出現之前係無所謂嘅「漢文化」(Han culture)、「漢人」(Han people)同「漢種族」 (Racial Han) 嘅觀念,而只有「華夏文化」(Hua-xia Culture)同「華夏族」(Hua-xia people)嘅觀念。 即使係「華人」呢個字,如果錯誤咁用,都會導致混亂嘅意識認知。外國人不時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行為作出嘅尖銳批評,傳媒就會簡單化咁叫做「辱華」,但呢啲批評並唔針對香港、台灣同喺西方文明國家嘅住民,而亂用「華人」,會錯誤咁將所有地方嘅住民擺喺同一張枱度,但其實大家係有唔同,而呢種做法好可能係故意

小總結: 所以如果要指方位概念(方位意義的中國),就應該用「中原」(Central Plains),喺講無明確邊界嘅東亞大陸地區(地域意義的中國),就應該用返外國對大陸地區嘅古代稱呼「支那」(China)。以文化意義嚟講,應該直接用「華夏文化」(Hua-xia Culture)(即係居住喺中原嘅華夏族擁有嘅文化)而唔應使用具有地域意義嘅「支那的文化」(Chinese Culture)或者有方位意義嘅「中華文化」(Central-Hua Culture)。

在香港中學所教嘅所謂「中國歷史」係受到逃亡到香港嘅錢穆所影響,導致出現嚴重錯誤嘅歷史觀。錢穆所編寫嘅通史《國史大綱》係香港歷史教科書嘅藍本。通史同斷代史相對,通史係以時間做主線由古到今咁記述歷史,而斷代史就只係描述緊某國開始到滅亡嘅歷史。而古代華夏族歷史學者所編寫嘅史書大部份都係斷代史而唔係通史,但錢穆就用通史嘅時間連貫特性將斷代史當通史咁寫,將「中國」塑造成有幾千年歷史,一脈傳承同源遠流長嘅「正統傳承及國家意義的中國」。

錢穆呢種將外國國號稱為「幻想中國」嘅一個朝代 / 王朝 (Dynasty)完全係誤導。王朝係指家族傳承形式嘅國家統治集團。但係,無論係侵略華夏族國家嘅外國或者華夏族所建立嘅國家,錢穆通通將曾經統治過China地域嘅國家都一律都叫做「朝代 / 王朝」,而嗰啲「朝代 / 王朝」係傳承地同無間斷地統治緊「正統傳承及國家意義的中國」,以符合佢嘅終極幻想。

而華夏主義者為咗保存「四千年中國」嘅幻想,佢哋都會搬出「華夷之辨」,聲稱只要有外族用部份嘅華夏族嘅禮俗,咁只要曾經佔據過中原嘅外族國家都計埋入「華夏」。係咪聽落都好荒謬呢,但事實上的確有人就係將文化同國家嘅概念混淆,最後只會變做詭辯。

當了解咗「中國」呢個字嘅語意混亂同虛構嘅四千年中國,下次我哋就可以入正題講對香港嘅法理影響,就講佢哋最鍾意講嘅「自古以來」。

140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